自2017年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全國多地開花,成為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將鏡頭聚焦至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這里自2019年6月建設以來,在引領南繁種業產業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逐漸成長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創新體系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助推當地經濟發展,2021年5月,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在產業園揭牌。次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該實驗室,聽取了實驗室總體情況介紹,對海南省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模式、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總書記指出,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立足南繁服務種業——

圍繞關鍵戰略,聚合力攻難關只為重大突破

農穩社稷,種子為基。2022年9月16日,我國農業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在產業園設立,目標直指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急需品種,解決重大科學技術問題,事業產業并舉,為種業振興“強筋壯骨”。

圍繞主糧作物、油料作物和畜禽育種中最緊迫、最難解的高產優質、抗逆抗病等問題,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推動種業振興新型舉國體制先行先試,以底盤技術為支撐,將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合成生物等先進的科學技術嫁接至育種進程,高效精準篩選優異基因,開展智能品種設計,培育超產穩產、優質營養、資源高效、環境自適的戰略性大品種。

艷陽高照,入冬后的三亞再次迎來了南繁季。在產業園內,3座由軌道牽引的可移動金屬大棚整齊地立在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試驗田上。“這3棟大棚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只要一下雨,大棚就會順著軌道自動展開,為試驗田里的水稻擋雨,保證試驗田鹽堿度不變。”中心副主任來永才正帶領團隊篩選適合不同類型鹽堿地種植的水稻種質資源,“豐富的種質資源不僅有利于打破低效、低水平的重復性簡單育種,破解品種同質化問題,更是開展大品種選育靶向攻關的基礎性工程。”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70%的農作物新品種都經歷過南繁加代。“如今,隨著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南繁種業育種技術轉化試驗平臺等諸多重大種業科研平臺在產業園內相繼建成,該產業園成為已建成全國數量最多、空間最大、體系最全的生物育種創新平臺聚小樹屋集區,是種業產業鏈科技創新標桿。”產業園辦公室主任、崖州區副區長陳小平告訴記者,“產業園發揮集聚作用,吸引了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9所全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入駐,2000多名科研人員在此進行技術攻關。”

立足園區促進科研——

優化科研生態,培育創新人才激發創新活力

如何培育良好科研生態,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從而打通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三級跳”中存在的卡點堵點?當我們將鏡頭拉到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改革過程時,得到一種新的解法。

隨著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的成立,其前身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的定位被確定為:以熱帶水產、熱帶果蔬時租空間等生物為研究對象,開展精準農業技術集成引領,承接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形成“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創小樹屋新產業價值鏈,名稱也由“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改為“海南省種業實驗室”。

海南省種業實驗室產業促進部副部長黃河飛頗具戰略眼光,他告訴記者,為避免重走“重立項、輕管理、荒運行”的老路,海南省種業實驗室前端圍繞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提升進行布局,末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保障“揭榜”項目池資金;支持企業深度參與重大科技創新決策,提高企業在科技項目方向確定、任務凝練、論證咨詢等各環節的話語權;建立新型人事管理模式,采取“報備員額制+雙聘+任務聘用”的模式,暢通科研人員流動通道;突出以工作績效為導向的評價與收入分配制度,不唯論文論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驗室立項成功并不意味著拿到了‘免死金牌’。”黃河飛將實驗室改革講了個真切,“有幾個已經立項執行的項目被叫停,因為它們要么逐漸偏離了市場需求,要么不再符合企業戰略發展需求。”

與此同時,為解決影響海南種業發展的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突出問題,2022年海南省首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在產業園掛牌,打造知識產權特區綜合服務樞紐港,匯聚各類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為創新主體提供植物新品種、專利、司法協助等7大類共42個服務事項。通過專利快速預審服務,將發明專利審查周期由平均18個月縮短為3個月左右,實用新型專利審查周期由平均9個月縮短至1個月左右,外觀設計專利審查周期由平均8個月縮短至7個工作日左右。

風起小樹屋于青萍之末。在良好的科研生態吸引下,32家國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26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駐產業園,累計育成新品種365個,制種產量2505.78噸,輻射推廣面積超150萬畝,新品種推廣間接產值超20億元。

立足全島面向世界——

服務熱作產業,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不僅要激舞蹈教室活科研人才的創新活力,還要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圍繞海南本地需求,促進熱作產業發展。

獨特的光熱條件,本應讓熱作產業成為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但與農業發達國家和國內農業發達省份相比,海南熱作產業也面臨著“粗小散弱”“優勢不優”等問題。如何大幅度提高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充分發揮熱區優勢,做優做強熱作產業,是產業園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繁育種與生物安全研究室副主任1對1教學胡帥給記者講了這樣一段往事:如今“果盤子”里的常客香蕉,曾因香蕉枯萎病瀕臨滅絕。染病后的香蕉整棵植株從里至外快速黃化枯死。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香蕉枯萎病在熱帶地區蔓延,海南的香蕉種植面積一度從97萬畝降到不足20萬畝,廣東等地的香蕉產業也遭受打擊。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發揮熱帶地區氣候優勢,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進一步打響海南熱帶農產品品牌。”自此,海南農業立足自身優勢,由“引進、推廣、應用”向“引進來、改造好、走出去”的自主創新轉型。

產業園內,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為代表的科研單位瞄準產業痛點,引進國內外香蕉優質種質資源,建立海南省香蕉種質資源圃,并對保存的種質資源開展鑒定評價與創新利用,培育出了遺傳性狀穩定、優質、豐產、耐儲運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種“寶島蕉”“中熱1號”等。如今,“寶島蕉”在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及東南亞等地推廣面積超130萬畝,海南香蕉枯萎病發病率低于3%,畝產和收益大幅增加,“中熱1號”也于今年正式投入市場。

科技強農的故事時刻在上演。木薯是非洲等熱帶地區近10億人的主糧作物,但由于當地品種和種植技術落后,木薯產量低,采收后易腐爛。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利用國內外木薯品種開展雜交、誘變等實驗,篩選培育出高產抗病木薯品種,在配套技術管理下平均畝產可達2噸至5噸,不僅有助于非洲解決吃飯問題,更使木薯成為其出口創匯“拳頭產品”。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海南與100多個熱帶國家(地區)地緣相似、情緣相親,如今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科研團隊奔赴“天涯海角”,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這片熱土播撒下不息不止的希望。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