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自來水、鋪水泥路、提供醫療和養老服務……這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農村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支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一環。如何進一步突出村莊規劃的科學性、實用性?如何補齊鄉村公共服務的短板?如何才能滿足農村居民多樣化多層次需求?相關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為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貢獻政協智慧力量。

規劃先行

讓鄉村建設有章可循

今年5月中旬,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調研組赴四川省宜賓市、瀘州市6個區縣展開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鄉村、學校、供水站、衛生院、敬老院、農業園區等考察調研,詳細了解地方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做法經驗。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齊扎拉說,調研組發現,各地在城鄉、區域之間還存在明顯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比如,城鄉一體化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護機制有待健全,教育、醫療、養老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制度、標準還不統一等。

“綜合考慮城鄉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人口分布和歷史文化傳承等,科學編制城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完善城鎮體系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合理構建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梯度布局,讓鄉村建設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齊扎拉建議,應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強化規劃先行;在規劃設計中優先考慮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以及傳統村落、歷史地段、歷史建筑等;在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投入時,要統籌考慮中長期人口變動情況,避免無效投入。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關注到“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在他看來,建好農村路,同樣需要做好村莊規劃控制。“有些村莊在沒有整體規劃的情況下,在原址上翻蓋新房,使部分村莊內外部道路沒有在根本上得到優化提升。” 王傳喜說。

王傳喜建議,以鄉鎮為單位認真開展整體規劃建設試點,規劃實施時以原有道路優化提升為主、新建為輔,提高標準,完善配套。將“四好農村路”納入地方政府重點支持范圍,引導各級規劃設計部門圍繞服務鄉村全面振興開展下鄉服務,提供優惠政策,解決基層資金不足問題,因地制宜打造若干不同形式的“四好農村路”樣板。

農村公路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資源雙向流動的關鍵要素。建好管好農村道路能夠更好地促進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王傳喜說,還要考慮到制約道路建設的土地問題,要在耕地總量不減少、永久基本農田保持穩定的前提下,預留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暢通流動

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平

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發展如火如荼,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各地持續推進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打通農產品出村與消費品下鄉的末梢循環。但一些偏遠地區的物流體系建設也存在技術應用不足、運營成本高昂、服務網絡不完善等問題,與廣瑜伽教室大農村群眾對物流服務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委員們圍繞如何進一步打通倉儲、冷鏈、物流配送從縣、鄉到村的“最后一公里”積極建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農村物流是城鄉之間的重要紐帶,要綜合評估市場需求、產業分布、商品流向、交通條件等因素,合理布局農村物流網點。”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方傳龍建議,推動物流網絡納入公共服務范疇統訪談一規劃建設,集聚整合郵政、公交、供銷等公共服務資源,提升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偏遠山區的物流網點覆蓋率;推動建設縣級樞紐、鄉級骨架、村級站點的三級物流體系,加強縣級倉儲、集散和分撥中心的共建共享,提升縣級中心的調度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農村閑置房屋、場地等完善農村物資集散、倉儲設施建設。

在加強農村物流產業政策引導方面,方傳龍認為:“應鼓勵各地關于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九宮格政策向農村物流行業傾斜,推動農村物流包裝和倉儲等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降低運營成本;對物流企業的農村業務實行差異化稅收政策;加大農村物流產業金融支持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食品營養研究所所長趙曉燕在調研中發現,農村冷鏈投入建設以縣域為主,冷庫等倉儲設施多設在縣城附近或農業園區,田間地頭的預冷存儲等設施相對缺乏,專業預冷技術和裝備不足。果蔬采收期間多處于高溫季節,產地到中心冷庫距離較遠,不能實現及時預冷,造成果蔬損耗高,影響農民增收。

趙曉燕建議,利用果蔬生產的季節性特點,推舞蹈教室廣“共享冷庫”運營模式,提高冷鏈倉儲綜合利用率。她解釋道:“通過建立‘共享冷庫’數字化平臺,對小班教學冷庫主體和冷庫賦碼,為農戶提供‘一鍵找庫’服務,為冷庫主體提供‘一鍵享庫’功能,促進供需有效對接,提高冷鏈倉儲設施的綜合利用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局原黨組成員柳芳關注到低空經濟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鄉村全面振興的促進作用。“近年來,‘低空經濟+農業’日漸推廣并產生越來越多的效益,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智慧物流配送有力解決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柳芳建議,將低空基礎設施以及配套的用地、用電、用網等設施納入公共基礎設施,加小樹屋快實現城市與鄉村低空服務管理一網融合,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

補齊短板

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多優質服務

醫療、教育、文化生活……面對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實現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黨委書記李浩認為,醫療衛生與老百姓幸福息息相關,雖然當前鄉村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但鄉村醫療衛生人才短缺等問題依然明顯。“建議加大對城鄉醫療資源的集中統籌分配力度,加快鄉村醫療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完善鄉村醫療設施設備配置,滿足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需求;進一步研究鄉村醫生的待遇保障、培養路徑、激勵機制和職業發展空間等;提升鄉醫、村醫的慢病管理能力和老年多病并存的風險評估能力,提高農村老年人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可持續性。”李浩說。

“我們要確保農村的老年人能夠方便地前往醫療機構和社區服務中心。”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說道。她建議,開發適教學合農村地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使遠程醫療、健康咨詢、緊急呼叫等服務成為可能,為居家養老提供信息化支撐;在護理資源配置方面,對重度失能老人進行適度集中供養、集中照護。

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關注到縣鄉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面臨的編制問題。他建議,進一步明確縣委、縣政府的牽頭主導責任;明確縣域醫護人員由醫共體牽頭醫院負責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調配、統一管理,實行全員統籌管理、全域統籌使用。

如何打造更多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何寄華建議,建立區域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落實“縣管校聘”“支教援教”,提高鄉村教師待遇;通過“銀齡計劃”返聘一批、“教師一專多能”培訓調劑一批,逐步解決思政、心理健康、音體美等學科教師短缺問題;推動資源共享、教研共建、文化共生,統籌師資配備、強化數字化賦能,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如今,各地涌現出眾多百姓大舞臺、文化禮堂、鄉村記憶館、村史館等基層公共文化空間,極大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建議進一步深入調研基層群眾文化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基層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規劃,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文化地標共享會議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現有的公共文化空間資源優化配置,避免重復建設。”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韓民春說,可以根據基層需要,專職與兼職相結合,定向培養和引進一批專業文化人才,培育鄉村文化領頭人。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